emc易倍体育新闻资讯

《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 谋划新建三个通用机场 emc易倍综合平台加快湾区城际铁路直联

  12月10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了《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作为指导今后五年广州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征求意见稿》显示,到2025年,广州传统和新型、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将更加完善,未来五年,广州将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广州建设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征求意见稿》指出,当前,广州的综合交通布局尚存短板。白云国际机场航站设施年设计吞吐能力仅 8000 万人次,趋于饱和。港口基础设施供给存在缺口,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较少,出海航道等级仅为 10-15 万吨级,难以适应港口生产与船舶超大型化发展要求。现状高铁站远离市中心,主要铁路客站间互联互通不足。四通八达铁路通道格局尚未形成,北行通道能力接近饱和,东西向通道标准偏低、能力不足。

  此外,大湾区城际铁路尚未成网,城市之间直联功能较弱。广州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负荷偏大,线网结构仍需优化。进出城区高快速局部路段出现常发性拥堵,市域骨架路网建设滞后于城市拓展速度,外围区与中心城区快速联系及外围区之间的直接联系通道有待完善。

  为了破解以上难题,《征求意见稿》显示,广州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当前交通建设存在的不足。

  广州将围绕基本建成全球重要交通枢纽目标,在建设全球领先国际航空枢纽上,从提升机场设施保障能力、构建多层次集疏运体系、积极拓展航线网络、改善机场空域条件、发展枢纽经济等多方面进行规划。其中提到,将全面推进完成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同时配合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推动与白云国际机场协同分工;扩建白云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FBO),谋划南沙、黄埔、从化等通用机场建设,提升通用航空服务能力。加快推动T3综合交通中心及高铁站等项目建设,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引入机场,构建高效便捷的多层次空铁联运系统,实现机场与广州中心城区30 分钟通达、与珠三角城市60分钟通达、与泛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大力开拓国内外航线小时航空交通圈。

  在建设高水平国际航运枢纽上,港口布局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将持续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构建以南沙港区为国际航运枢纽核心功能区、黄埔港区和新沙港区为港口物流重要功能区、内河港为喂给功能区的港口发展格局。深化港口航运合作,共建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以广州港为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稳步推进珠江口内和珠江西岸港口资源整合。探索在珠江口合作建设大型深水港区的可行性,谋划广州港中远期发展战略空间。在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上,建设“五主四辅”铁路客运枢纽,建成白云站并升级广州站、广州东站,构建广州站、广州东站、白云站“三站一体”的中心组合枢纽,同时加快形成10条出省通道格局,扩建广州北站为北部重要枢纽客站,加快建设广州南至广州站联络线,新建鱼珠站,增强高铁进中心城区能力。

  在建设公路主枢纽上,以广州为中心,加快完善辐射华南的“三环十九射”骨架高速公路网。到 2025 年,广州与全省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均有2条以上高速公路连通,实现2小时覆盖大湾区emc易倍体育官方入口、5小时连接粤东西北、8小时可达周边省(区)中心城市。加快推进珠江通道建设,实施国省道升级改造工程。为优化公路客运站布局,将推进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搬迁整合,逐步撤销罗冲围、广佛、广园、天河、夏茅、东圃、芳村、海珠、市桥等10座客运站。结合轨道枢纽布设外围区公路客运站,加快推进白云站、镇龙站等配套公路客运站的建设,推动公路客运与轨道网无缝衔接。

《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 谋划新建三个通用机场 emc易倍综合平台加快湾区城际铁路直联(图1)

《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 谋划新建三个通用机场 emc易倍综合平台加快湾区城际铁路直联(图2)

  据介绍,广州本地电源占总用电负荷约40%,本地支撑电源不足;外电输入负荷过于集中,电网供电设施空间分布需进一步优化。本地大型储气设施尚在建设中,市域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偏弱;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尚未全面形成规模化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但广州的5G 基站建设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衔接不足,站址资源储备仍待加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精细化不足,“拉链路”现象仍然存在。再生水利用方式相对单一,非常规水源利用率不高;避险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有待提速。

  为有力保障生产、生活资源供应和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广州将在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上,在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上,通过高质量建设5G网络、高水平建设千兆光纤网络、布局更广覆盖的物联网和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等四个方面提高公共支撑能力。

  到2025年,广州将推动建成5G基站约8万座,加快布局建设番禺“5G+智能网联汽车”、白云“5G+智慧 物流”等多个应用产业园。加快老旧线路的改造升级,推进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入户建设。支持4G、5G移动物联网网络建设,持续加大窄带物联网(NB-IoT)建设覆盖范围,推动 2G/3G物联网业务、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4G与5G迁移转网,建成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通过建立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务和智慧城管等四个体系去推动基础设施智慧发展。完善“一个中心、三大平台”(交通大数据中心,智慧感知平台、综合业务平台、创新服务平台)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

  不仅如此,广州还将全面推进综合智慧能源建设,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能源智能化建设管理水平。推动智慧水务标准化建设,打造大感知、大平台、大数据、大应用、强标准、强安全、强运维的“智慧水务”信息系统。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造基于区块链的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平台,促进政务数据的高效流转与利用。

  在安全供水保障能力上,广州将夯实多水源保障基础,加强东江、西江、顺德水道、沙湾水道、增江、流溪河等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形成中心六区供水系统四源共济的均衡格局。并完成白云区北部四镇供水资源整合工作以及中心城区与花都、从化、增城、番禺等区供水联网工程建设,提升全域供水管网整体稳定性。

  此外,广州还将完成黄阁水厂、南洲水厂和北部水厂供水范围优质饮用水示范区建设。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推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因地制宜建设雨水净化、渗透、收集、利用系统,适时启动工业园区微咸水、咸水相关的水资源利用项目。

  在优化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上,广州将优化本地电源设施布局,积极推进天然气发电项目,建设粤电花都天然气热电联产等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广州发展白云燃气发电项目、广州珠江LNG电厂二期骨干支撑等电源项目。

  此外,广州会继续完善电网可靠性,进一步完善220 千伏及110千伏电网网架结构,逐步实现双回路环网或链式结构的分区供电模式。加快油气网络建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拓展西气东输三线以及海内外其他气源,持续支持从化明珠工业园、花都绿色产业创新园开展分布式光伏示范建设。并在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上,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完善管线信息系统,推动管线信息共享和智慧化管理。

《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 谋划新建三个通用机场 emc易倍综合平台加快湾区城际铁路直联(图3)

  作为人口数量庞大的一座特大城市,广州生活垃圾产生增速较高,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有待加快。兴丰、火烧岗、狮岭等垃圾填埋场容量不足,需进一步提高应急填埋能力。焚烧类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泥等处置能力不足,部分危险废物如铅酸蓄电池、冷轧污泥等需要送外市处理处置。公园绿地建设均衡性和精准性有待提高。黑臭水体整体治理效果还不够稳固,尤其是雨季容易出现水质反复。

  为了营造优美城市生态环境,《征求意见稿》指出,广州采取以下手段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水环境质量方面,通过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提高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和收集能力,推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和污水收集全覆盖。坚持“污涝同治”的理念,完成全市443条合流渠箱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实现“污水入厂、清水入河”。

  广州将提升污泥资源化利用水平,力争至2022年底,污泥全部实现市内无害化、干化焚烧处理处置。着力推进河涌综合整治,深入实施黑臭河渠综合治理,持续提升197条河涌水质,实现广州市河涌水体“不黑不臭”的目标。高质量完成省万里碧道建设的广州任务,构建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千里碧道,打造碧道建设“广州样板”。

  在垃圾资源化处理上,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固体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确保建筑废弃物高效、有序、安全处置。

  在城市园林生态屏障上,通过完善品质公园体系、建设活力景观廊道、推进花景建设和推进森林湿地生态修复去优化生态环境。推进石门、帽峰山等自然公园的升级改造,保护提升16个现状公园,增补小型游憩空间,贯通线公里的城市生态翠环,夯实现有140处主题花景规模,形成月月有花、处处有景、各具特色的广州赏花地图,加强湿地和红树林生态修复,改造提升5个湿地公园,继续提升海珠湿地品质,营造红树林43公顷,保护修复现有红树林160公顷。

《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 谋划新建三个通用机场 emc易倍综合平台加快湾区城际铁路直联(图4)

  《征求意见稿》指出,广州的城市防洪排涝仍有薄弱环节,存在部分河道有卡口、行洪能力不强的问题;部分堤防防洪设施离防洪达标还有差距,建设标准有待进一步提升。片区内涝积水状况得到大幅改善,但仍存在自然调蓄空间不足、部分排水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如今,广州内涝现象仍时有发生,城市内涝防治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区域的消防站规划建设相对滞后,消防站布局与新时期应急救援需求还有差距,公共消防响应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人防工程局部布局不均衡,部分应急避护场所设置不规范、标准不高、功能不全,需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

  广州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在巩固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上,加快骨干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完善以片区为主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开展涵洞、隧道、水浸点等重点区域排水设施改造,对自排不畅或抽排能力达不到标准,存在水浸风险的隐患区域,改造或增设泵站,提高收水和排水能力,系统治理474处城市内涝风险点,到2025年,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广州中心城区有效应对100年一遇暴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水务基础设施更新建设,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和雨洪管理能力,削减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再生水回用效率,推动建设自净自渗、蓄泄得当、排用结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

  在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上,广州将加密消防执勤网络网点,推动消防安全整治工程。按照大站建强、小站建密、微站建广的思路,分类分步推动78个城市消防站规划建设,进一步织密执勤站点网络,逐步实现辖区消防救援力量全覆盖。完善以城市管网为主、自然水体为辅的消防供水保障体系。聚焦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物流仓储等突出风险地区以及乡村火灾防控,升级改造消防设施,全面落实差异化风险管控措施。

  在人防及应急避护设施上,科学布局人民防空工程、人防通信劲爆、人防疏散设施,建设“规模适度、配套完善、布局合理、可靠管用”与广州超大密集城市安全需求相匹配的现代人防工程体系,人均人防工程面积达到国家标准。以中心应急避护场所为重点,区域性应急避护场所、固定应急避护场所、紧急应急避护场所和室内应急避护场所为补充,构建完备的应急避护场所体系。加快建设市、区、镇街三级应急指挥中心,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覆盖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应急现场的应急管理全域感知网络,完善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 谋划新建三个通用机场 emc易倍综合平台加快湾区城际铁路直联(图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宗馥莉因股东质疑公开辞职?娃哈哈大股东称不知情,集团官网大图仍是宗馥莉与父亲合影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郑州铁路局2024录用2240人,郑州铁院1530人,铁道交通运营809人

  小米 MIX Fold 4 折叠屏手机预热:系列首次支持 IPX8 级防水